
家里70岁以上的老人,2025年光靠年龄就能多领两份“工资”! 不看收入、不分城乡,甚至不用跑腿,这笔钱送上门。
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感叹:这次的政策真的戳中了养老的痛点。 尤其是那项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消费补贴,堪称“照护刚需救星”,让无数家庭松了口气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2025年这两项硬核福利到底怎么领? 能领多少?
2025年高龄津贴的最大变化是门槛大幅降低。过去很多地方只补贴80岁以上老人,现在不少地区把年龄线放宽到了70岁。
中央财政对试点地区的70岁以上老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,地方财政还会额外配套50到150元。 比如深圳70岁以上老人每月能领200元,陕西70岁老人每月有50元津贴,上海则发放150元。
这笔钱申领起来出奇的简单。 以前老人要揣着证件跑社区、填表格,现在全程线上就能办。 广东老人用“粤省事”或“i莞家”小程序几分钟就能完成操作;辽宁老人打开“辽事通”APP就能提交申请。 如果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,子女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账号代办,或者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协助。
2025年7月民政部、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,在全国范围内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。 这项政策专门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,覆盖居家、社区、机构三大养老服务场景。
补贴通过“民政通”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月发放,可以用来购买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行、助急、助医等“六助”服务,以及康复护理、日间托养等服务。 对于需要“喘息服务”的家庭,短期入住养老机构(30天以内)的费用也能用消费券抵扣。
申请这项补贴需要经过专业评估。 老年人或其代办人通过“民政通”提交申请后,工作人员会依据《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》国家标准进行评估。
好消息是,如果老人在过去12个月内已经做过评估且符合条件,就不用重新评估了。 评估费用甚至可以用电子消费券直接抵扣,减轻了经济负担。
目前这项政策已在浙江、山东、重庆等多地试点。 浙江老人通过“浙里办”APP的“浙里长护在线”就能申请失能评估,通过后每月可领取500-800元不等的消费券用于居家护理。 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补助资金11.6亿元,已有36.51万张养老消费券发放到失能老年人手中。
这两项福利之所以被称为“硬保障”,关键在于“普惠”和“精准”并重。 高龄津贴只要年龄达标、有当地户籍就能申请,不查收入、不看职业;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则精准对接失能老人的照护痛点,填补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缺口。
不过有几个实操细节需要注意。 申领高龄津贴要提前准备好老人的身份证、户口簿和银行卡,信息核对一致才能快速通过审批。申请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话,除了基础证件,还需要提供按《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》出具的评估报告。
各地的补贴标准和申领入口可能略有差异。 比如浙江用“浙里办”、广东用“粤省事”,建议子女先登录当地政务服务APP查询具体要求,再帮老人操作。 有些地区还推行“无感办理”,通过大数据比对自动发放补贴,连申请步骤都省了。
西安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