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房颤(心房颤动)的中医六经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,结合传统六经理论与临床常见证候归纳如下:
图片
一、太阳病证(表阳证)
病机:外邪侵袭,内舍于心,心阳被遏。
表现:房颤突发,伴恶寒发热、头项强痛、脉浮数或促。
治法:解表通阳,调和营卫。
方药:
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(桂枝、炙甘草、龙骨、牡蛎)
若兼痰湿,合 苓桂术甘汤(茯苓、桂枝、白术、甘草)
图片
二、少阴病证(心肾虚衰)1. 少阴寒化证(心肾阳虚)病机:心肾阳衰,阴寒内盛,血行凝滞。
表现:心悸怔忡、形寒肢冷、面白唇暗、脉沉迟或结代。
治法:温补心肾,回阳救逆。
方药:
四逆加人参汤(附子、干姜、炙甘草、人参)
真武汤(附子、茯苓、白术、生姜、白芍)加黄芪、桂枝
2. 少阴热化证(阴虚火旺)病机:肾阴亏虚,心火亢盛,虚火扰神。
表现:心悸失眠、五心烦热、口干盗汗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。
治法: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。
方药:
黄连阿胶汤(黄连、黄芩、白芍、阿胶、鸡子黄)
天王补心丹(生地、麦冬、酸枣仁、柏子仁)
图片
三、太阴病证(脾虚湿阻)病机:脾虚失运,痰湿内生,上扰心脉。
表现:胸闷脘痞、纳呆乏力、舌淡苔腻、脉滑或结代。
治法:健脾化痰,宁心安神。
方药:
温胆汤(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竹茹、枳实)合 血府逐瘀汤(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)
痰热甚者用 黄连温胆汤(温胆汤加黄连)
图片
四、厥阴病证(寒热错杂)病机:阴阳气不相顺接,寒热互结,气机逆乱。
表现:心悸阵作、胸胁胀闷、四肢不温却口干苦、脉弦细或雀啄。
治法:寒热并调,疏肝通络。
方药:
乌梅丸(乌梅、细辛、黄连、附子、当归)加减
兼血瘀者合 血府逐瘀汤(柴胡、枳壳、桃仁、红花)
图片
五、阳明病证(里热炽盛)病机:阳明热盛,煎灼津液,扰动心神。
表现:心悸烦躁、面赤口渴、便秘尿黄、舌红苔黄、脉洪数。
治法:清热泻火,养阴复脉。
方药:
当归六黄汤(当归、生地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芪)
热甚者加 白虎汤(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)
图片
六、少阳病证(枢机不利)病机:少阳郁热,胆火扰心,气机失和。
表现:心悸时发时止、口苦咽干、胸胁苦满、脉弦数。
治法:和解少阳,清胆宁心。
方药:
小柴胡汤(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人参、甘草)加 生脉散(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)
瘀热互结者加 丹参、三七
图片
总结房颤的六经辨证需紧扣“本虚标实”核心:
本虚:心肾阴阳亏虚(少阴)、脾肺气虚(太阴);
标实:痰瘀互结(太阴/厥阴)、火热扰心(阳明/少阳)、寒凝血脉(少阴寒化)。
治疗原则:以调和阴阳、疏通脉络为纲,结合风药(如防风、僵蚕)通络调律,辅以重镇安神(牡蛎、紫石英)或滋阴潜阳(龟板、鳖甲),同时注重中西结合以应急控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西安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